【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
多名专家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供需两端同时放缓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特征,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保持扩张,展现了发展韧性。
制造业PMI回落至49%
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PMI为49%,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48.7%和47.1%,比上月下降1.1个、0.1个和1.1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位于临界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为49.7%、48.8%、47.3%、48.3%,均低于临界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首席统计师霍丽慧表示,10月制造业PMI回落,主要受“十一”假期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比上月下降2.2个和0.9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
尽管大、中、小型企业PMI景气水平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放缓,但大型企业产需指数持续高于临界点。霍丽慧分析道,大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50.1%,均连续6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大型企业产需持续释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介绍,在过去十年中,10月制造业PMI“7降2升1平”,环比9月平均下降0.29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节在10月,导致当月工作日进一步减少,也会对10月制造业PMI,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指数有更大影响。这是10月生产指数大幅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向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从价格来看,10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分项均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价格是供需双方交易的结果,虽然“反内卷”下价格有一定回升,但终端需求不足的问题仍存,导致“反内卷”对价格的提振作用受到较大制约,难以持续。
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PMI保持扩张
值得注意的是,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动能发展韧性十足。
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行业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霍丽慧介绍,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及以上,产需两端较为活跃;纺织服装服饰、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行业供需偏弱。
王青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较强带动下,当前高技术制造业不仅增速领先,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10月装备制造业PMI继续扩张,背后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当前机电设备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也对装备制造业景气度有一定支撑作用。
“10月消费品行业PMI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1%。”王青说,这一方面表明当月消费需求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但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处在扩张区间,主要是第三批和第四批国补资金相继在8月和10月下达,对覆盖范围内的汽车、电子等耐用消费品销售有拉动作用,说明当前促消费政策效应依然较为明显,后期有进一步加力空间。
袁海霞表示,10月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显示出较强韧性,其中,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超52%,产需两端较为活跃;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为47.3%,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落。
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利好服务业PMI
数据显示,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服务业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霍丽慧分析,在国庆、中秋节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消费密切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市场活跃度较强;受“双十一”促消费活动等因素带动,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70%以上,业务总量加快增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行业发展保持较强信心。
“今年中秋节错期,10月长假增加1天,带动居民旅游出行需求增加,是当月服务业景气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王青说,与此同时,当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较快,信息服务业等新动能行业持续处于较高景气水平,对当月服务业PMI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有支撑作用。
不过,王青提示,近期楼市降温,居民消费整体偏弱,对整体服务业景气度有一定拖累。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年初以来服务业PMI指数持续处于扩张状态,而制造业PMI指数除2月和3月之外都在收缩区间,这意味着今年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向服务业切换。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