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秦龙】10月1日,大河财立方记者由多渠道综合获悉,上月末,国开、农发、进银三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均完成注册,已在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省份发挥实效,陆续投放当地的交通、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称,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作用,有利于加速基建投资的推进节奏,为稳增长提供助力。随着5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落地,更多项目将加速推进。
公开资料显示,三大投放主体公司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筹集投放资金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投放重点聚焦在八大领域,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农业农村、交通和物流以及市政和产业园区等。
“3家政策性银行的投向侧重点各有不同,无限定。根据定位,国开行或侧重基础设施、制造业项目,进出口银行或侧重对外开放、制造业项目,农发行或侧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项目。”一位中部地区某基建类投资咨询机构人士向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9月2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9月份新闻发布会,该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对介绍,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后续将督促各地方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带动多少有效投资?
记者梳理发现,三大投放主体公司成立后,迅速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投放了9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这包括水电、能源、交通等领域。
例如,太仓市水务集团发布消息称,9月29日,该集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成功获得全国首批、太仓首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2076万元。该笔资金将以权益性资金方式注入项目公司,用于补充太仓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扩建增压站工程项目的资本金。
同日,广西能源集团发布消息称,成功落地广西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案例为白龙核电项目,总投资410亿元。它是广西“十四五”期间能源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万博体育下载西南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项目。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撬动投资6万亿。相当于2024年基建投资总额(宽口径,24.9万亿)的24.4%。预计政策工具落地后,三年内每年可推动基建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