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任春香 房雪
近日,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的一起因沉迷网络游戏引发的职务侵占案获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某某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此案中,陈某某利用业务员身份便利,将64万余元公司货款化作游戏充值款,最终不仅没有拿到虚拟世界的“战力第一”,更葬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人生付出了沉重代价。
2017年,彼时的陈某某还是公司的资深业务员,手上有多个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一次在出差的过程中,陈某某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随手下载了一款网络游戏。起初,他仅将游戏作为闲暇消遣,可随着对游戏的投入逐渐加深,他被冲刺“战力排行榜”的快感所吸引。当发现只有持续充值购买道具才能提升游戏角色战力、在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时,陈某某的消费欲望逐渐失控。
从最初的几百元充值,到后来几千元、上万元的投入,陈某某工作多年的积蓄很快被挥霍一空。然而,战力排名的缓慢提升并未满足他的虚荣心,反而让他陷入“充值就能变强”的误区。在积蓄耗尽又无法割舍的情况下,陈某某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经手的公司货款。
作为直接对接客户的业务员,陈某某清楚公司在货款收取与存货单管理上的漏洞。为了将货款占为己有,他动起了歪心思:在收到客户货款后,仅将存货单主页交给客户留存,却故意不将货款及存货单附页上交公司;甚至为了掩盖侵占行为,私自伪造存货单主页交付客户,以此蒙混过关。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一笔笔本应进入公司账户的货款,被他悄悄转入游戏充值平台,变成了虚拟的装备与道具。
据查证,2017年至2019年公司财务审计时被发现,陈某某累计侵占公司货款达64万余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始终抱着“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一次次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底线。
考虑到陈某某是公司老员工,且案发后有悔意,公司负责人最初并未立即报警,而是要求其限期偿还非法侵占的货款。陈某某虽通过借款等方式归还了43万余元,但剩余20余万元因无力筹措,始终未能补齐。在多次催讨无果后,公司最终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迅速固定了陈某某伪造单据、侵占货款的相关证据,并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受理案件后,一方面严格审查案件事实与证据,多次提讯陈某某,核实侵占货款的数额、去向及还款情况;另一方面,深入分析案件暴露出的企业管理漏洞,为后续开展法律监督与犯罪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庭审中,陈某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庭表示认罪认罚。法院审理认为,陈某某身为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退赃情况及认罪悔罪态度,法院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案件办结后,检察履职并未止步,而是针对案件中发现的企业管理问题,向涉事食品公司发出检察建议。涉事公司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迅速制定落实整改方案,不仅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业务员岗位职责规范》等文件,还对全体员工开展了专题法治培训。
与此同时,东台市检察机关联合当地工商联、国资委等部门,以该案为典型案例,在辖区内食品、商贸等行业企业中开展专题宣讲。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和法律风险提示函等形式,向企业员工普及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相关法律知识,剖析沉迷网络、贪欲膨胀引发犯罪的危害,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法治观,从思想根源上预防职务犯罪。
“此案警示企业,必须重视内部管理漏洞,筑牢制度防线;更提醒每一位职场人,莫因一时贪念或不良嗜好突破法律底线,否则终将付出沉重代价。”承办检察官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检察+企业”联动机制,通过精准监督与法治宣传,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