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
近期,一则“女儿调座椅压死儿子,家长向车企索赔败诉”的新闻冲上热搜。鲜见的是,网友对事件本身的关注程度高于对判决结果的关注,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家长的失职。这背后,是大家对幼小生命无辜丧失的心痛,也反映出社会对此类悲剧的反思。
2023年5月1日,一家四口驾乘商务车出行,爸爸开车,妈妈和5岁的女儿坐在第二排,两岁多的儿子坐在第三排。后女童误将座椅调低,压住男童头部致其窒息死亡。事后,家长以车辆座椅设计缺陷(无自动回缩功能)及警示标识不足为由,将车企诉至法院,索赔200万元。
法院并未支持家长的诉求。法院这样判决的根本原因,和网友几乎不去讨论车企该不该担责的原因一样——事件的核心在于家长监护责任的缺失。
万博体育下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多方面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其中第十八条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上述事件中,家长未给两岁多的幼童配备儿童安全座椅,也未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关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的规定,更是明确了监护人的职责。其背后的深意是,未满八周岁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有人精心看护。
悲剧并不只有上述事件一起。家长外出买菜留孩子单独在家致孩子坠亡,家长在一旁玩手机导致孩子在泳池溺亡,家长把孩子遗忘在车内导致孩子身亡……这些事件无一不警示大家——不能再因监护职责的缺失,导致类似悲剧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