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法治报记者 张东 实习生 李梦华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已100%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每一台设备都在规范监管下运行。”8月4日,公益诉讼“回头看”现场,某行政部门负责人对杞县检察院检察官说。检察官从该负责人手中接过最新的统计报表,表格上的持证信息整齐排列、清晰明了,一场持续5个月的监督行动有了扎实成果。
检察监督揪出隐形隐患
今年3月,杞县检察院在“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监督中,将放射诊疗许可、辐射安全许可数据交叉比对时,发现辖区11家开展放射诊疗的口腔诊所未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辐射看不见、摸不着,一旦设备防护不达标、操作不规范,可能损伤人体细胞,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得‘吃亏’。”检察官说,他们与检测人员对辖区相关医疗机构挨个进行走访排查。在某口腔诊所,检测人员发现机房墙体防护厚度不足,操作记录也存在漏登情况,这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更会让“看得见的治疗”变成“看不见的隐患”,使社会公共利益受侵害。
多方会诊破解难题
放射诊疗监管涉及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部门,如何划清“责任田”?4月初,该院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公益诉讼座谈会召开。相关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负责人、“益心为公”专家和志愿者围坐一堂,对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逐条梳理。
“过去总觉得拍个牙片不算大事,现在才明白,这张许可证是安全底线。”一诊所的负责人红了脸。经过3个小时的讨论,各方达成共识: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无证行为,从设备检测、人员培训,到制度建设,全链条织密防护网。
专项整改实现全域规范
4月中旬,该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附上这11家诊所的详细问题清单。
收到建议后,一场专项排查整治迅速展开:相关行政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开设办证绿色通道,派专人指导诊所完善材料;组织设备操作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11家医疗机构全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该院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进监督,发现全县放射诊疗机构已实现“全持证、全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