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今年以来,三门峡市陕州区政协积极探索实行“政协提案+检察公益诉讼”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机制创新、线索互通、联动治理,推动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深度融合,构建起“1+1>2”的监督工作新格局。
早在今年两会前夕,陕州区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时,敏锐捕捉到酒吧、电影院等特殊场所食品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徐兰高铁专线陕州区段也存在安全隐患等线索。随即,该院迅速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扎实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查明案件事实。为推动问题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整改,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该院主动与陕州区政协展开沟通协作,及时将整理好的案件线索移交。
政协委员高度重视这些线索,7名政协委员在对线索材料进行深入调研后精心撰写形成了9个提案,这些提案涵盖多个重要领域,内容涵盖陇海铁路旧线遗存保护、落实铁路保护 “双段长” 制度、特殊场所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其中,针对学校垃圾分类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陕州区检察院向区教体局发出检察建议,有力推动了校园垃圾分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形成“监督-提案-办案-整改” 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4月,陕州区政协与陕州区检察院召开首次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工作联动协商会。会上,双方共同学习相关实施办法,并结合陕州区实际,就联络沟通机构、线索转交流程及处理反馈等工作进行明确和细化,达成重要共识,为后续工作的协同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的政协陕州区委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上,陕州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胡爱国以《政协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协同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题进行授课,深入解读实施办法,提出“双转化”“双立案”的着力点与协同工作路径,呼吁政协委员加入“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得到积极响应。
6月,区检察院就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案件组织公开听证会,邀请5名政协委员全程参与。委员们通过公开问询、评议等方式,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充分彰显“监督+听证”模式的公开与公正。
截至目前,9份政协提案已全部立案,1件完成整改,其余加速推进。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过去提案往往‘止于答复’,如今有了检察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增添了‘硬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