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15:04
来源:中国新闻社
却用年轮述说千年沧桑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我们最古老的树年岁几何?又在哪儿静默诉说着中华大地的故事?三秦大地上渭河在历史的扉页蜿蜒黄帝陵祭典的颂词在不断传诵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全国仅有的5棵5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仓颉手植柏、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洛南古柏 仓颉手植柏
坐标:渭南市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内身材:高16m,胸围7.8m,根围9.9m美誉:“长寿树”“文化之源”“文明之根”仓颉手植柏。李一璠 摄陕西白水县仓颉庙内46棵古柏是全国平均树龄最古老的古柏群仓颉相传为黄帝史官始造文字,以代结绳号称史皇、仓帝、文宗仓颉生长于白水县阳武村享年110岁天年后葬于利乡亭当年仓颉给自己选择墓地挑中了这块北依黄龙山、南临洛河水的风水宝地并亲自种植这棵柏树因而得名“仓颉手植柏”2020年这棵古柏的籽种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行航天育种如今,白水县仓颉手植柏繁育基地内近千棵太空育种苗长势良好更好地延续了仓颉手植柏的基因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黄帝手植柏 坐标: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内身材:高19.5m,胸围8.6m,平均冠幅18.1m美誉:“世界柏树之父”“中华第一柏”黄帝手植柏。李一璠 摄黄帝陵古柏群占地3000多亩共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黄帝陵古柏群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天然的古柏群,而是千百年来由谒陵人、护陵人和当地百姓逐年栽植的
黄帝陵。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黄帝陵内古树群。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相传黄帝战蚩尤、合炎帝建立了部落联盟,定都桥山当时群民经常砍伐树木修建房屋、烧柴取火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一次暴雨引发山洪把几十人包括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冲走了黄帝悲痛万分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了的山峁洪水过后满目疮痍心情十分沉重便立下不得随意砍树的规矩并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不几年,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有趣的是现在黄帝手植柏侧旁一棵小树茁壮生长正是由母树散落的种子萌发而成两代生命同框的画面生动诠释着文明传承的深意2016年精心挑选的黄帝手植柏种子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建立重点古树遗传基因保存延续新模式《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首次将黄帝陵的保护提升至法治化高度 保生柏 坐标: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西前院保生宫旧址身材:树高17m,胸围5.3m,平均冠幅12.1m保生柏。李一璠摄相传轩辕黄帝与华夏中医始祖“医圣”天师岐伯在此谈经论道形成“养生、养心、养性”的《黄帝内经》主要精髓开启了中医药学、养生学之先河被人们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耳收到陕西中部县(今黄陵)住持道人状子一案状告本县保生宫着火轩辕黄帝庙殿宇被歹人破坏泰定皇帝看罢状子大怒立即召集宫内文武大臣上殿并发告曰:黄帝轩辕氏,乃我中华民族元祖。不论汉、满、蒙、回、藏,还是苗、瑶、彝、黎、藩,都要敬护我始祖陵寝。今有歹人敢放火烧宫,损坏陵庙,实属不赦。泰定帝口授圣旨派飞骑日夜兼程送往陕西中部县泰定帝这道圣旨在今天看来实际上是一道森严的保护黄帝庙的法令严禁破坏黄帝庙宇建筑设施禁止砍伐周边树林这篇碑文现保存在黄帝庙碑廊里是中华民族在七百年前颁发的第一份保护黄帝陵(庙)法令
元泰定二年圣旨碑。图片来源: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 老君柏 坐标:延安市黄陵县阿党镇川庄村身材:树高14.5m,胸围7.4m,平均冠幅15.8m老君柏。李一璠 摄传说黄帝令群民广泛种树后其夫人嫘祖率先响应在桥山不远处栽植众多柏树沧海桑田中仅存此树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北征朔方,得胜而归闻名古商道有老君庙,香火旺盛遂来此祭拜并对庙前一株柏树赐名“老君柏”2010年因修建南沟门水库政府采取保护性移植措施将老君柏和周围的十余棵柳树、杨树等移植到距离原址2.5公里外的新址如今,老君柏和它的朋友们在“新家”健康生长、枝繁叶茂 洛南古柏(又名页山大古柏)坐标: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柏庵村身材:树高23.1m,胸围8.2m,平均冠幅25.7m美誉:“龙凤柏”“秦岭古柏王”
洛南古柏的主干分叉处,有一分枝状如龙头,泛白的柏皮似乎是龙鳞,其上树干起伏、状若游龙。从另一角度看,古柏又如同一只仰天展翅的凤凰,故名“龙凤柏”。吴蓓蓓 摄古柏“十树九空”但洛南古柏的空心率很低是五棵五千年古树中唯一没有使用支撑的树木目前仍处于青壮年时期年年岁岁蓬勃生长《洛南县志》记载清道光三十年(1850)知县陈作枢亲临勘察合抱围之计胸径二丈三尺并为这棵树作《栖霞观》记之据传宋代栖霞观有一位道士品行高洁对大古柏的修剪培养悉心备至视之为生命道士一生只为民众仙逝后却连买副棺材的钱都没有留下道士临终那天夜里突然风雨大作一声巨响后大古柏一枝轰然断裂落地人们就用这断枝给老道士做了副棺材奇怪的是断枝用完,棺材做好竟不多不少民众认为大古柏已成神仙,更加膜拜虽然大古柏添了一块断枝的痕迹却自此保佑了柏庵村的平安以大古柏为神的香火至今仍在延续“先有柏,后有观,然后才有洛南县”当地村民说他们将这棵古柏视为“神树”洛南县专门为它成立了保护中心建立数字化监测系统开展定期健康评估将现代科技与古法养护相结合在四季轮回中世代守护古树名木是绿色的国宝是活着的文物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为更好保护五棵五千年古树陕西省严格实施“一树一策”建立了专业化“一树一支队伍”确保古树保护的科学性、精确性目前,五棵古柏的生境得到明显改善拆除地面硬质铺装铲除影响古树生长的灌草植被扩大树池,合理加设围栏有效拓展了古柏根系的生长空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岭研究院院长赵忠说:“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离不开精准精细地管护。我们构建起包括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健康监测、健康诊断、树体稳固性评价、生境评价、综合诊断等内容的古树健康管理模式,为更多古树‘撑腰’。”古柏常青年轮深处传来文明絮语是仓颉刻字的窸窣是岐伯捣药的清响是千百代守林人重叠的脚步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的跫音镌刻着五千年文明密码的“时光见证者”此刻正以新绿为墨在春风里续写史诗。作者:李一璠 吴蓓蓓
编辑:祝萍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