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尝鲜”网络兴趣班 付费当心“鲜”变“险”

2025年02月21日07:32

来源:顶端新闻·万博体育下载商报

  “想读就读,圆中老年人主持梦”“学会这几招,普通人也能成老中医”“跟我学5天,练出一手好字”……最近,各类网络兴趣班在中老年群体中持续走红。摄影、书法、朗诵、八段锦等丰富的课程安排占满了时间表。专家提醒,报班要结合自身需求,谨慎付费,别掉入“坑老骗局”。

  网络兴趣班气氛火热

  学员边做笔记边踊跃发言

  屏幕里,西装笔挺的老师一字一句地示范经典诗词朗诵,传授发声、气息、情感等朗诵技巧;镜头外,刘勤戴着老花镜,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知识点,身边还架着一个话筒,“为了完成朗诵作业,特意让儿子给买的”。

  刘勤一边听课,一边随时关注着微信群——群名为“5天零基础朗诵训练营(第34群)”,群成员超过200人。随着课堂进程,助教会在群里发送背景乐、知识提纲等参考资料。

  “这是我在视频平台刷到的朗诵课,5天课程0元学,主讲人是高校的名师。”刘勤说,自己平时喜欢朗诵,群里多数是和她差不多岁数的中老年人。大家一边上课,一边在群里提问、探讨,气氛异常火热。

  相比线下兴趣班,价格低廉是吸引中老年人扎堆网络兴趣班的一大原因。

  么女士花1分钱在短视频平台购买了八段锦课程,付费成功后客服立马发来一份课程素材包,内含全套动作图解、跟练视频、分动作讲解等内容,“没学过八段锦,想尝尝鲜,等有空了慢慢学。才1分钱的课,就算以后不学了也不会觉得心疼”。

  直播间听课,完成作业还能领红包

  记者发现,这些面向中老年群体开设的线上兴趣班一般按照交费、进群、听课、作业、答疑的流程进行授课。除了主讲教师外,几乎24小时在线的助教都是“标配”,十分热情,对各类问题有问必答。

  最近,陈女士的父亲在邻居的介绍下进入了一个书法学习群,群里都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书法爱好者。“每天晚饭过后,父亲都会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就钻进书房听课练字了。”陈女士说,询问父亲后才知道,这个电话是书法课助教打来的,开课前他挨个提醒该上课了。

  起初,陈女士担心父亲误入了诈骗圈套,还提醒他不要随便点开付款链接,但10天的课程接近尾声了,老师和助教也未提及交纳学费的事宜。“每天课后,父亲都会在群里交作业,和群友交流心得,老师还会挑选出优秀作品发红包奖励。”陈女士说,虽然每次红包金额只有不到10元钱,但父亲每次领到都特别兴奋,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为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喜欢上网络兴趣班?研究教育心理学的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苗苗认为,除了价格相对低廉、时间便捷等外部因素外,还有中老年人渴望社交、提升自我价值的内在因素。

  课程“夹带私货”,讲到一半开始卖货

  中老年群体对健康愈加重视,线上养生课十分火爆。

  记者登录某视频平台搜索“养生直播课”,正在开播的直播间超过了50个。记者随机点进一个直播间,屏幕上显示主播身份为“中医养生专家”,他在讲解了一个简单的保健动作后就拿出一款保健产品推销起来。记者从直播间点进产品链接发现,可以直接下单,每瓶价格超过百元。

  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夹带私货”的现象不光出现在养生健康直播课中,包括0元或低价入群的线上兴趣班,也都掺杂着很多广告。一些网络课程先以低价吸引中老年人入群试听,然后在他们感兴趣要进一步学习时,开始收取一定的费用。

  秦先生通过视频平台花1元钱进群学习了5天的武当太极养生功夫课程。进群之后,助教会让学员填写健康计划,同时发送睡眠功法、太极动作分解等课程材料。每晚8时,助教会在群里发送直播链接,课后也有视频回放。

  5天课程学下来,他意犹未尽,便在课后询问助教是否有后续课程安排,结果助教却发来了收费链接,说需要交1900元钱,才能解锁后续课程,不交费的学员必须退群。“我咨询了家附近的老年大学,一学期的线下太极课学费在1000元左右,这个课之后的收费太高了,我就没有再继续学。”他说。

  当心掉入“坑老骗局”

  陈苗苗提醒中老年人,一些网课平台或小程序存在营销广告过多、违规售卖保健品、用低价课引流等问题。“老年人接触网络平台时间短、鉴别能力差,在碰到付费的情况时需要留一个心眼,防止掉进‘坑老骗局’。”她说,网络课程付费时,要结合自身需求,多考虑一下性价比,擦亮眼睛。

  健康养生类的网络课程往往陷阱最多。主讲人通常身着白大褂、拥有众多“头衔”,滔滔不绝地讲述养生常识,开讲没多久后就逐渐将话题引导到所要兜售的产品上。还有一些直播间以“进群领赠品”等方式引流,不少中老年人从一开始获得蝇头小利到后续购买价值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保健品,一步步走入消费陷阱。

  对此,北京隆福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陈敏提示,当前网络课程鱼龙混杂,有的是伪科学真带货,还有的主播伪装成名医卖课。只要产品卖点有足够的吸引力,中老年人随时有可能“激情下单”,购买高价产品。她表示,中老年群体注重健康养生值得提倡,但应注意辨别,选择专业渠道获取养生健康知识。

  (据北京晚报)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