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爱琴文明的前奏——基克拉泽斯文化

2024年12月19日07:3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尹亚利(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前主任、客座教授)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北京举办了多个介绍古希腊文明的展览,让观众从不同角度对古希腊的文明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通过不同时代的珍贵展品,带领观众从爱琴文明到古典文明再到希腊化时期,跨越时空纵览古希腊文明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包括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在内的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第一个高峰,而其最初的起点来自一些并不起眼的扁平的大理石小雕像。这些最早诞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小雕像,在爱琴海的岛屿上被掩埋了近五千年,直到十九世纪末才重见天日。其所代表的文化被称为基克拉泽斯文化,构成爱琴文明最早的一环。基克拉泽斯文化奏响了爱琴文明的前奏曲,随后出现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将爱琴文明这一交响乐推向高潮。

大理石雕像《男性竖琴演奏者》资料图片

  Ⅰ·爱琴海中的“环”

  基克拉泽斯的希腊文原意是“环形”,用以命名爱琴海南部的一片群岛。这个古老的名字在古希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以及许多古希腊史料中都曾有记载。人们熟悉的法国卢浮宫镇馆之宝《米洛的维纳斯》雕塑的发现地米洛斯岛,还有以白色风车闻名的米科诺斯岛和风景如画的圣托里尼岛等,都是“环”的一部分,“环”所围绕的中心是提洛岛。

  公元前478年,希腊抵抗波斯侵略的希波战争已接近尾声,超过150多个希腊城邦在提洛岛聚会,决定成立以雅典城邦为首的提洛同盟,以取得希波战争的最后胜利。盟国们决定出资在提洛岛设立类似“同盟央行”的公共财库用以支持战争,但不久之后雅典利用众盟国的信任,将财库的资产侵吞转移到雅典,引发盟国的不满。公元前431年,提洛同盟在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战争中失败,但提洛同盟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了古希腊的历史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提洛岛是基克拉泽斯群岛中最小的岛屿之一,却是古希腊人宗教崇拜的圣地,是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心脏,更是古希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1990年,提洛岛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实,早在提洛同盟成立的两千多年前,提洛岛已经成为古希腊世界中最著名的岛屿之一。希腊神话中,女神勒托与宙斯相爱引起宙斯妻子赫拉的嫉妒,被迫在临产前出走。勒托流浪四方走遍爱琴海,但没有任何地方愿意收留她,最后她来到提洛这个仅有3.43平方公里的浮岛。宙斯将浮岛固定在海底,勒托在此生下了太阳神阿波罗和孪生姐姐——月亮和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从此,这里成为太阳神之岛。人们在这里修建了雄伟的阿波罗神殿,以及酒神狄俄尼索斯、海神波塞冬、天后赫拉以及来自埃及的女神伊西斯的神庙。

  现实中,爱琴海地区在几百万年前还是一片陆地,基克拉泽斯群岛是这片陆地上的一座座山峰。由于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陆地逐渐下沉并变得支离破碎,在大约200万年前,基克拉泽斯群岛脱离希腊大陆,并继续发生地质演变,在约1万年前形成现在的状态。基克拉泽斯最早的人类活动痕迹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之前。不知来自何处的岛民们在这里生活,他们种植橄榄、葡萄、无花果、大麦和各种豆类,饲养羊、猪和牛,并通过狩猎和捕鱼丰富饮食。青铜时代初期,基克拉泽斯群岛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区域。公元前3200年后,在这里诞生了最重要的爱琴海古代文化之一——基克拉泽斯文化,由此揭开了爱琴文明的序幕。

  Ⅱ·提琴形雕塑

  19世纪末,一个农民在基克拉泽斯的一个小岛上劳作时,刨出了几个从未见过的石头雕塑。他拿给别人看,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个小提琴么。确实,这些小雕塑的形状就如同现代的提琴一样,只不过没有了琴轴。随后,人们在群岛上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类似的小雕塑,形状不仅仅有提琴,还有不同大小的人形。考古学家们来到基克拉泽斯群岛进行专业的考古发掘,结果惊喜不断,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初期的文物被发现。这些文物证明,在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1800年之间,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上出现了一种以前从未被发现过的文化现象。希腊著名的考古学家、“史前史之父”克里斯托斯·宗塔斯将其命名为基克拉泽斯文化。

  提琴形雕塑是基克拉泽斯文化初期(约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2700年)最具特色的作品,这些雕塑实际上表现的是坐在地上的女性,因其体态如同小提琴而被考古学家们如此命名。虽然也有其他形状的雕像和大理石碗等文物被发现,但用提琴状坐姿表现女性的小雕像是这一时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些小雕像十分抽象,充满了自然主义风格。在这一时期,很少发现人类集中居住的定居点,这些雕像大多从单独或小型墓葬群中被发现,有些雕像上还有被修补过的痕迹,说明曾被使用过较长的时间。由此,有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性质的活动。基克拉泽斯人认为人去世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生活,这些小雕像很可能是连结生与死两个不同世界的器物。

  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是基克拉泽斯文化的第二阶段。提琴形状的雕像已经很少出现,大量出现的是表现女性形象的站立雕像。大多数雕像高60厘米,最大的一尊雕像高达150厘米。这些雕像都呈片状,通过浮雕将人的形象表现出来,最初应该带有颜色,在被发现的一些雕像上还有彩绘的痕迹残留。在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用于研磨颜料的大理石器具,里面还残存有颜料,在一些大理石器皿底部和可能用作化妆品器皿的小罐子内壁上发现有蓝色颜料。颜料主要来源于矿物——红色来源于红赭石,蓝色来源于天青石,绿色来源于孔雀石。

  在“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的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提琴形雕塑和人形雕塑的原件,感触其所蕴藏的原始和自然之美。

  此时的基克拉泽斯群岛已经进入铜器时代,金属器物使用已经很普遍。人类的定居点变得更加密集,反映出人口的显著增加。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但已出现了水手、商人、工匠等职业分工。在伊奥斯岛上发现了一片占地约4.45公顷的定居点,里面有道路、单层和双层的房屋、排水管道等设施,俨然一个微型城市。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公共墓地,如在锡罗斯岛的一座墓地里发现了600多座坟墓,坟墓中往往埋葬不止一位死者,可见这时人们关于祖先和家庭的观念已经形成。

  Ⅲ·小雕像与祭祀

  迄今为止,在基克拉泽斯群岛已经发现了超过2000多个完整或残缺的小雕像。虽然有一些小雕像被发现于基克拉泽斯人定居点的建筑物内,但数量极少,大多数小雕像来自墓葬,特别是富人的墓葬。有些墓穴中有不止一个,最多在一个墓穴中发现了14个小雕像。据此,有人认为这些雕像主要是用于随葬。虽然这些小雕像大部分是女性形象,但人们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小雕像与墓葬主人的性别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也有人认为这些雕像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放在家中如同神灵一样被供奉和祭祀,也可以作为殉葬品。这些双手环抱于胸前或者肚腹之上的女性雕像究竟是被用来祭祀还是陪葬,我们至今无法确认。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雕像大多出现在墓葬中,可能是死者的侍从和伴侣,或是神灵的化身。也有些人认为,这些雕像应该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才主要出现在富人的墓葬中。

  遗憾的是,基克拉泽斯文化的出土文物中没有发现任何文字,甚至没有发现疑似文字或具有文字功能的任何痕迹。因此,几千年前这岛上的人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信仰是什么至今无人能知。

  凯罗斯岛是基克拉泽斯群岛中一个很不起眼的无人居住的小岛。1963年至1987年期间,考古人员在这里进行了系统的考古研究,发现了很多早期基克拉泽斯人的遗物,尤其是发现了大批被打碎了的小雕像,但却没有发现任何定居点或墓地的遗迹。考古人员将这里的发现称为“凯罗斯宝藏”。

  通过对发掘出的雕像碎片进行比较研究,人们有了新的发现:一些碎片是连在一起的或相互关联的,因此它们应该是在同一地点被发现。2006至2008年期间,在小岛上的其他地方和附近的另一个小岛上发现了同时期的大量雕像碎片。碎片破口的老化程度表明,这些雕像都是在基克拉泽斯文化时期损坏的,而且都是在躯干等厚度较大的部位断裂,明显是被故意打碎的。将物品打碎用于死亡或其他仪式的习俗在一些古代文化传统中都曾有过,通常的做法是有条不紊地敲断人像的脚踝、膝盖、腰部或胸部等,目的是使逝者的灵魂被打散而无法重新返回到躯体中。但凯罗斯岛上并没有发现墓葬,这些雕像很可能是被打碎后运过来的。因此,有考古人员认为,凯罗斯岛很可能是当时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祭祀场所。

  虽然有种种谜团难以破解,但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按照人的形象塑造神灵的文化传统。在后来出现的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传统被发扬光大,成为希腊文明的重要内容。

  Ⅳ·“家庭的温暖”

  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400年的克里特文明中,女性崇拜和生殖崇拜是主要的宗教意识,而这种女性崇拜的意识很可能受到基克拉泽斯文化的影响。在早于克里特文明千年之久的基克拉泽斯文化时期,女神崇拜早已出现。在基克拉泽斯群岛发现的小雕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女性形象。

  希腊神话中的分娩女神是厄勒提亚。太阳神阿波罗的母亲勒托在提洛岛临产时,将分娩女神请来帮助减轻痛苦,顺利生下双胞胎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助产士崇拜在希腊地区曾广泛存在,这很可能是远古时期女性崇拜的文化表达。基克拉泽斯文化时期,和大多数古代文明一样,能够哺育生命的女性被赋予高于男性的社会地位,众多昂首站立的女性雕像充分表明了女性的优势地位,而仅有的少数男性雕像大多具有职业属性,或是演奏乐器的乐手,为女性演奏竖琴等,或是吟诗表演的游吟诗人,为女性演唱颂歌。有学者认为,基克拉泽斯文化中的男性形象附属于女性,是女性的侍从或仆人。也有学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交叉双臂的女性形象是女神或母神,不是普通的女性。男性形象表现的都是职业形象,表明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许更高。

  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基克拉泽斯文化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男性雕像——腰带上挂着袋子,肩上挂着类似武器的物件。人们不清楚这些雕像代表的是猎人还是战士,但这反映了青铜武器在爱琴海社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基克拉泽斯文化的雕像不仅有女性和男性,还有一些双人或“全家福”的雕像。有的雕像是一个小女孩坐在一个长者的头上,有的雕像是两个男子抱着一个小女孩,还有的雕像表现了母子形象。虽然我们不能据此认为这些多人雕像表现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幸福瞬间,但从中确实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平底煎锅”上的船资料图片

三人雕像组资料图片

  Ⅴ·“平底煎锅”和船

  在基克拉泽斯文化中,除了大量大理石雕像外,还有很多生活用品,如陶碗、陶罐等。其中有一种陶器,考古学家们根据其形状起了一个很现代的名字:“平底煎锅”。

  这是一种形状扁平的陶土器皿,上面雕刻有各种花纹和图案,其中最多的图案是海浪和波纹。这种漩涡纹的图案直接影响到克里特文明,在米诺斯王宫壁画上大量出现过类似的漩涡纹图案。漩涡纹图案流传数千年,至今依然是希腊艺术中最常用的装饰图案之一。

  虽然在基克拉泽斯发现了很多“平底煎锅”,但其真正的用途究竟是什么,依然让人困惑。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特别的宗教用品,用于宗教仪式上摆放祭祀物品。也有人认为其用途可能是镜子,这也许是因为其形状与后来出现的铜镜相似。但是面对这些陶土制成的物品,我们很难想象把它当做镜子能够看到些什么。还有人认为这是基克拉泽斯文化中女性崇拜的专用器具,表现了女神养育万物,孕育海洋、山脉和大陆的能力,是后来出现的希腊神话中创造万物的盖亚女神的原始形象。这种解读确实极富想象力。

  在“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中,有一件堪称国宝级的文物。这是一件造型别致的“平底煎锅”,出土于基克拉泽斯群岛中的锡罗斯岛,制作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间,是基克拉泽斯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这件展品看上去与其他“平底煎锅”没什么不同,但其最重要之处在于图案——“煎锅”上刻有一艘大船的形象。这艘无桅杆大船的船尾高翘,配有多副船桨,让我们看到了四千多年前基克拉泽斯人出海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样子,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基克拉泽斯人跨海进行贸易活动的真实景象。

  爱琴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这件珍贵文物让我们了解到了古希腊人航海的悠久传统和历史,理解了从基克拉泽斯文化到克里特文明,再到迈锡尼文明,古希腊人是如何一次又一次成为爱琴海上的霸主的。虽然基克拉泽斯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但这艘航海大船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纵横爱琴海的豪迈形象,据说这是人类最早表现航海和船的艺术形象。基克拉泽斯人通过航海将其文化传播到希腊大陆、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在这些地区都发现有基克拉泽斯文化的小雕像、基克拉泽斯独有的黑曜石工具、陶瓷器皿和其他物品,反映了当时爱琴海地区交往的日益频繁。

  有研究人员对“煎锅”上的船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船头低、船尾高的划桨船。根据计算和实验,这艘船长度为15~20米,重量约为1.5~2.3吨,划桨手人数为20~25人,最大速度可达每小时10公里左右,每天可以航行40~50公里。基克拉泽斯群岛之间距离都不远,这样的大船可以在一天之内从一个岛航行到另一个岛。这样规模的船,即使需要连续航行甚至夜航前往较远的目的地如雅典或克里特岛,数日之内便可抵达。这种船的装载空间有限,表明当时海上贸易规模很小。尽管贸易规模不大,但航海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员、思想和文化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与优雅的克里特文明和豪迈的迈锡尼文明相比,基克拉泽斯文化处于更加原始的阶段,目前的发现尚不够让我们将其认定为一种文明形态,还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尽管如此,基克拉泽斯文化在希腊文明发展史上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欧洲文明发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

  2010年,希腊基克拉泽斯艺术博物馆曾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过一个小型展览,展出了36件重量级基克拉泽斯文化的文物。时任馆长尼克拉斯·克·斯坦波利迪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世界上的人们都知道雅典卫城,却鲜知基克拉泽斯文化是希腊文明最古老的内容,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十多年后,基克拉泽斯文化的珍贵文物再次来到北京,让观众对希腊文明的源头有了更多的了解。基克拉泽斯文化与万博体育下载的龙山文化几乎同期出现在世界的西方和东方,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9日13版)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