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饭店火爆的“秘籍”是丹江鱼 每天都有鲜活的丹江鱼从南阳运到李山村
编者按
南水千里奔流,润泽北方大地。
2024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十年来,丹江口水库的清流向北奔涌1400多公里,滋润了千家万户。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护林人如何把荒山“绣”成林海,筑起环湖生态屏障?当初因工程建设而搬迁新建的移民村,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即日起,顶端新闻·万博体育下载商报推出“南水北调·这十年”系列策划,讲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背后的故事。
顶端新闻·万博体育下载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文 记者 宋亚猛/图
从郑州出发,沿连霍高速向西,出荥阳收费站,再往北几百米,就是郑州荥阳高村乡李山村的入口。走进李山村,干净笔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路两边是整洁的农家小院,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一排排写着“丹江鱼”的餐馆……
14年前,南阳市淅川县上集镇李山村194户、824名村民告别故土,随“南水”北上,在荥阳拥有了第二个家;如今,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之际,这个新家又有了新变化。
乡愁
每年都带家人回老家 让孩子铭记故土
李志乾离开故乡时是24岁,在他看来,当时正是要外出闯荡的时候,听说能搬迁到郑州后,内心充满兴奋和激动。
与李志乾情况有所不同的,则是村里的老人。
“在老家生活大半辈子了,说要搬走,有些老人舍不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宗显很是感慨,以前的淅川县李山村,虽然身处大山,但出门就能看到河流、成片的绿树,有人担心到了郑州会生活不习惯,有人怕去了不知道怎么生活。对于那些有抵触情绪的,李宗显“磨破嘴皮子,跑烂鞋底子”,耐心动员。
“南水北调是大事,难免会有人需要作出贡献,咱们得支持”“到了郑州,又不是不能回来,想淅川了,啥时候回都中”……最终,在党员的带领下,李山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了下去。
14年弹指一挥,如今,李志乾也从当初的年轻人,成了大家口中的老李,但不变的是,每年,李志乾都会带着孩子、父母回一趟老家,走走亲戚、去祖坟祭拜,“搬迁时,孩子们还小,对老家印象模糊,不能让他们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采访结束时已是傍晚,村里,飘着的是农家院做菜的饭香;村口,三三两两孩童在街角公园玩耍;村南,南水北调渠里的丹江水缓缓流淌……走出淅川大山的李山村,正在迎来更新的生活。
新生
“南鱼北送”李山村走上新致富路
12月4日下午,李志乾正在厨房忙活。干炸鱼片、鱼头豆腐汤、麻辣鱼、糖醋鱼……一道道丹江鱼做成的美食,都是他的拿手菜。
李志乾是搬迁后第一家在李山村开餐馆卖丹江鱼的。24岁那年,李志乾从南阳淅川迁至郑州荥阳,刚开始,他还是按照老家年轻人的思维,选择外出打工,但一年到头,存到手里的钱也不多。后来,他转变思路:自己之前在老家就是做餐饮的,荥阳距离郑州市区近,自己的房子又在村口,为什么不重拾老本行做餐饮呢?
说干就干,2013年初,李志乾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饭店。
凭借丹江鱼肉质鲜嫩、细腻滑口的特点,李志乾的生意很快就火爆起来。“来这里吃饭的大部分都是郑州市区里的人,忙的时候每天得在厨房里站10多个小时,一天能接待上千人……”
忙碌的背后,是日渐鼓起的腰包,“现在不但房子、车子有了,还能存一些钱,更关键的是,在家门口就能有事做”。
李志乾的做法,也被村里人效仿,丹江鱼餐馆慢慢成了李山村的特色产业。为支持村里的发展,相关部门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帮扶。顶端新闻·万博体育下载商报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沿街建设了一条“小吃街”项目,村民可以用招投标的形式租小吃街的门店,租金归村里所有,每年进行分红。目前,该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正常运营,从去年底至现在,15间(套)门店共为村民集体增收54.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