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我们回眸改革开放的辉煌历史,不能不先回望乡村的变革史。南阳作家李天岑经过多年准备,耗费两年半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三山凹》,用文字绘就了一幅中原乡村半个世纪的变革画卷,为读者了解豫西南乡村生活,了解中原乡间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了解豫西南乡间的巨大变化,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记录。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首先描绘了这幅画作的底色——豫西南土地的本真颜色,也就是伏牛山深处的三山凹的村民,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生活境况。农民吃的主粮是红薯,住的是土坯垒的土墙草房和瓦屋,穿的最好的衣料是家织土布和黑灰两色平纹布,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架子车。商业活动主要是以物易物,拿上家养的鸡和鸡蛋,悄悄换点儿盐、青菜。改革开放之风吹进了豫西南南阳盆地,吹进了三山凹。有了这个底色的描绘,乡村改革所以能很快在偏远乡村推开的深层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作者对底色的描绘,为整幅画作增添了思想意蕴。接下来作者就在这幅画的底色上描画人物,展开生动、活泼的故事和叙述,让人物在时代和乡村大地上活跃起来。
柳大林、张宝山和白娃,三个人都长在三山凹,又曾是结拜兄弟,面对乡村改革,三个人在三条路上各自作出了选择,开始演绎自己的命运。柳大林努力求学,最先感知社会上的变革之风已经刮起。他从政之后支持农民的变革行为,大胆引进外资办学,支持村民把红薯做成粉条卖,支持村民办面粉厂、办乡村旅游等。还支持村民外出到深圳打工。张宝山虽只有高中学历,但他凭着农民的直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拥抱乡村改革,他凭选举成为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种植栗子香品种红薯,开粉条作坊,办面粉厂,几次去深圳招商,改变旧的种植传统和规划,彻底改变了三山凹面貌。白娃凭着自己的机警和算计,最早开始尝试经商,最早开始开饭店,并借饭店里的酒局结交有用官员。最早靠贩钢筋、修公路赚大钱。最早开始搞房地产开发。他一直赶着潮头走,可几乎每一步都踏过做人的底线,最后跌进被金钱遮蔽的陷阱里。三个人物的命运,都写得符合逻辑,鲜活生动,成为中原文学人物画廊里的新形象。尤其在对柳大林这个人物描画上,作者的笔法灵动,可能是因作者自己有多年从政经历,写起这样的人物来,更游刃有余。
李天岑在这一长幅画卷描绘中,特别注意选择和描画场景。作者像画家重视使用点、线、形、光等视觉要素那样,用心地去使用文字。本书文字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朴拙。作者用的全是普通常见的日常生活用词,更没有使用翻译腔,读上去有很强朴拙感。另一个是大量使用方言。小说人物的对话基本上用的都是南阳方言,这些方言固然增加了外地读者的理解难度,但南阳人和万博体育下载人读起来,却感到很亲切。
南阳当代作家里面,各种类型的小说作品都很杰出,像乔典运农民的黑色幽默、乡土思考;历史小说的二月河先生,农耕文明时代“活化石”记录者周同宾,科幻文学王晋康的小说,非虚构文学梁鸿的创作,赵大河的《想吃麻花给你拧》《时代与疆域》等作品,汗漫的新散文创作,还有周大新、柳建伟的军事题材作品,邱华栋《北京传》等作品,我觉得南阳文学发展态势很蓬勃。这种背景下,看李天岑的作品,像《人精》这个系列到长篇小说《三山凹》,在农村题材方面,他本人创作有巨大飞跃,特别是《三山凹》,可说是十几年来新时代文学的很重要长篇。作品以文学的自觉,艺术的巧妙结构,呈现了新时代中国农村、中国农业在南阳、在中原大地上的巨大变化,书写了特别生动的一群人。多年来,南阳作家们孜孜不倦,努力突破。从李天岑的《三山凹》,能够看到对早年乔典运农村题材作品的传承,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山凹》结出了一个硕果,有它独特的意义。它对我们理解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在全面小康背景下,南阳作家能做什么南阳小说能书写什么,都有很好启示。
南阳作家多。如今,年轻作者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以王清海、祁娟(小说),薛松爽、景淑贞(诗歌),樊德林、刘文方(散文)为代表的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作家,起点高,成绩亮眼,在全国期刊及国家级文学奖项中多人多次获奖。再经磨炼,很有可能从崭露头角到出彩绽放,成为南阳新的文学大树,为中原文坛增添新的力量。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都有个性化的地方特色,地方作家从脚下土地出发,叩问生活本真初心,从跋涉创新中走向远方,走向世界。南阳是人口大市,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作家人数多,作品多,从这个角度说,新时代的南阳作家群值得关注,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