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宜兴的一家私人艺术馆“古南街馆”里,收藏有一套名为“龙腾”的陶台,这件艺术品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守才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创作的。1996年底,香港回归在即,“古南街馆”邀请李守才和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联手制作陶台以作纪念。
鲍志强略一思索后提笔写下了“龙腾”两字并作题款,李守才把鲍志强的书法用堆花技法堆贴于陶台台柱上。之后,两位大师再盖上自己的名章,可谓珠联璧合。
这件珍贵的艺术品,如今正静静地置于艺术馆中,向人们展示着均陶技艺的历史与辉煌。
陶都江苏宜兴除了享誉中外的紫砂茶壶,均陶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据考证,宜兴均陶由古代日用陶瓷发展演变而来,早在宋朝就著称于世,蕴含着丰沛厚重的陶瓷文化和地域特色,有“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美誉。
均陶之美,首先美在釉色。均陶的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则有紫泥和白泥,如今均陶釉色发展到了数十种。
同时,堆花装饰艺术也能反映一件均陶作品的艺术价值。堆花装饰通俗地说就是贴花,是均陶特有的装饰手法,最早见于西晋时期。宜兴陶瓷博物馆古陶馆中收藏的一件“谷仓”均陶器具,见证了堆花装饰的早期形态。
均陶堆花的早期操作手法以双手捏塑堆贴为主,一直到唐代中期逐步转化为单手运作,即大拇指堆贴,并沿用至今。这一手法是用不同于坯体的其他泥料,粘贴在陶器坯体表面而形成图案或图形。
由于工艺要求复杂以及多种原因,均陶曾一度式微。但近几十年来,在一批批艺人的不断努力下,均陶艺术在堆贴技法上秉承传统并不断创新,实现了从“平贴法”到“半浮雕堆贴”“立体浮雕堆贴”的华丽转身。
据业内人士介绍,均陶的堆花艺术是以大拇指作笔、五色彩泥为墨、陶坯为纸,将泥在手中搓成泥点、泥条或泥片,按事先预想好的题材图形,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综合运用“搓、捻、抹、揿、捺”五大指法,堆贴出花鸟、山水等精美画面,不是浮雕胜似浮雕。
均陶艺人一代一代孜孜不倦的努力,将均陶堆花技艺推向了全新高度。从上世纪至今,宜兴均陶赢得了海内外的认可和喜爱,曾获多项国内和国际奖项。2014年,宜兴均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人喻之为“大拇指堆贴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些均陶艺人中,李守才尤为值得一提。1954年6月出生的李守才从业均陶制作近50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均陶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曾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等称号,并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李守才师承均陶堆花老艺人张浩元,他不仅掌握了大拇指堆花的高超技法,还熟稔造型设计、窑温烧制、配釉、色坭、施釉、装窑等一整套工艺,其作品被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万博体育下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多家海内外机构收藏。
李守才打破了均陶堆花框式传统装饰手段,推出整体装饰技法,在传统均陶平堆饰手法的基础上,向半浮、浮堆与累雕相结合的多种技艺发展,闯出了一条均陶堆花技艺的创新之路,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专利20多项。同时,他还先后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万博体育下载作文化艺术交流,并现场展演均陶堆花技艺,将宜兴均陶艺术的魅力展现给更多人。
(张淇铭 顾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