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中国画:中国文化生命的重要体征

2024年01月19日08: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建业

  说到这个话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脉络。传统中国画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在世代生活中,因对美的自然渴望,为满足审美欲望表达,而模拟象形的图画创造。考古发现,自新石器陶器上的饰纹,到稍后青铜器、漆器上的纹样,都是中国画起源的重要载体。到战国时期,有了丝织品上的绘画,才真正夯实完善了中国画的基础形态。由此看出,中国画是中国文化最原始的构成元素之一,是中国文化一体多面的一部分。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文化传入,必然与本土文化产生碰撞融合,形成以宗教、神话传说为主的绘画创作。作为绘画素材的组成,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画也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至隋唐时期,人物、山水、花鸟已趋成熟,以王维为代表的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在中国画传承延续上也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范式,以书入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语)。这是中国文化中审美理念孕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农耕文明的审美表达是静观天地、俯察万物,不拘泥于精准描摹的写意精神。这使得中国画在传承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需要远远大于对技法的苛求,也决定了中国画的传承从没离开过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河,承担着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形式复制与创新表达、对文化时代精神体征的形式塑造。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给人们展示的是北宋的繁华市井百态、人间烟火;倪云林的山水清疏淡远;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苍润自然;八大山人的荷花简静空灵……用中国画的笔墨打造的经典样式,其精神脉络无不根植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范畴,一笔一墨,在浓淡干湿、疾徐畅涩中与中国文化的生命节点共脉动。抗战时期徐悲鸿的《马》与《醒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是中华文化在生息绵延中留下的闪光轨迹,是中国画审美意韵随中国文化发展的凝结呈现。中国画承载的中国文化精神,让笔墨在宣纸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与时俱进的时代大美。

  虽然不同时期的中国画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中国画的核心基因从未改变。时至今日,中国画的内质即所追求的审美格调始终是:把形而下的视觉艺术,升华成形而上的哲学境界,让观者品读回味于看似简单的笔墨书写中的多元流露,直指人心的是中国文化的文脉张力。

  时至当下,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延续千年的中国画由于自身文化属性的魅力,依然生机勃勃。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生命的重要体征,带着中国文化的体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启迪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笔者坚信,在未来,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中国画的呈现。中国文化必将随时代延续发展,中国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定会为中国文化助力添彩。

编辑:王晓颖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