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
作者:吕 帆(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日前,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揭晓,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大学燕南园”从48个遗产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2023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这也再次引发人们思考:陈列在广阔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重视战略规划和保护原则。为加强对燕南园的保护、利用和展示,北京大学启动了燕南园环境提升项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规划,并在多方论证下确定了“最小干预原则”,巧妙诠释建筑和景观的空间关系,保护建筑风貌和生态的完整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到《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要求发挥革命文物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不断完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规划原则,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富实践中渐显力量与价值。
重视集体记忆与文化感悟。此次评选活动中,评审专家高度赞扬了“北京大学燕南园”项目鼓励师生校友广泛参与,重视集体记忆、传承学术历史和精神遗产的做法。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它们不是静止的古董,而应成为活着的历史,在每一个个体的参与下成为时代的见证。要传承保护好作为文化遗产的燕南园,就要同步讲好洪业、翦伯赞、周培源、马寅初、陈岱孙、冯友兰、汤用彤、王力、朱光潜、侯仁之、吴文藻和冰心等一批曾居住于此的大师故事,让学生和参观者真切感受到草木故园中的学术光芒。这也启示我们,不能将文化遗产简单理解为观光名片和文旅亮点,更要深挖、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当代价值,注重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记忆的有机导入,使之成为每一个步入其中的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这正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
重视活化利用与技术创新。文化遗产重在“保护”而非“保存”,既不能过度开发,也不应与世隔绝,活化利用是关键。平遥古城西北角的柴油机厂在闲置几十年后,成为举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等活动的文化场所;故宫博物院的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盲盒、万博体育下载博物院以“青玉人首蛇身饰”为原型的玉佩棒棒糖风靡全网……种种创新都指向一点: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也可成为“飞入百姓家”的新生活方式。另外,近年来,计算机视觉、AI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已为文物的认知、保护、复原、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选择,人们期待VR、AR、游戏等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新的突破口。元宇宙博物馆、虚拟人非遗体验官、文物数字藏品……这些不断涌现的“新脑洞”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可能。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这些“中华家底”是文明的积淀、历史的见证,理应延绵后世、惠泽人民,在“新的目光”与“新的体悟”中,化为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26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