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王峰 文 汪雨萱 摄影
味蕾中总是隐藏着故乡密码,葛亮把这股思绪用文字体现出来,他的长篇小说《燕食记》沿着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线索,广式茶楼里“大按师傅”荣贻生的传奇身世,见证粤港两地的时代风云。
4月15日,在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中,葛亮接受了顶端新闻记者的专访。说起万博体育下载美食,葛亮如数家珍,比如招牌美食烩面、胡辣汤,“我今天早上刚喝过胡辣汤。”
“中原饮食文化一直稳固传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在根基,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了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文化理念,无论是中原文化还是岭南文化,都是中国大地上重要的文化传承,都表现出一种海纳百川、自由开放的文化质地。”他表示,对中华文化来说,饮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密码,也是一个地域的重要文化名片。
《燕食记》被誉为“岭南梦华录”
不同地域美食中共同蕴含中华文化密码
谈到刚刚品尝过的万博体育下载胡辣汤,葛亮说:“对于外地人来说,它的口味比较浓重,我还好,因为我祖籍是南京,南京人的饮食口味是偏重一些的,相对来讲广东就比较清淡,我觉得越是这种不断变化的口味,就越能激起乡情。”
《燕食记》中美食不断,由香港的茶楼追溯到广州的酒家,在广东的饮食书籍、旧年报纸中,钩沉起民国时期寺庙庵堂的素筵、晚清举人的家宴……“舌尖”高手陈晓卿看完小说,文学先不评价,就说书中娓娓道来的烹饪流程,连细节都是靠谱的。
在葛亮看来,“燕食”意为古人日常的午餐和晚餐,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所有人能接触到,最接近我们生活的肌理。用这两个字作为书名,希望借此表达所有人内心的某种共鸣。
不止岭南美食文化,在葛亮心中,中原美食文化同样代表文化传承,在他之前的作品《北鸢》中也有对中原美食的描述。
葛亮认为,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中蕴藏着一切国人可以感知的文化元素,以岭南为例,食物和地域的链接,是一种内容和容器的相辅相成,其实饮食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体系来讲都是重要的文化密码,“不断地传承和强化,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核,从而成为重要的文化名片。”
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取代创作灵感
葛亮把创作视为常态化写作,在他看来,创作者首先不能把写作当做一种负担,“写作对我而言,是一种沉淀之道,不能把它当做工作之外的加成,其实我更倾向于把写作变成梳理自己思想体系的途径。”
葛亮也想通过文字来记录自己和世界的感受,以关注非遗传承文化为例,葛亮把这种创作视为一种兴趣,通过这种途径去接触到不同的手艺人,他们每个人背后不只是手艺本身,更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命运是直接衔接于时代的,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时代的故事,所以从个人身上看到历史,在我看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ChatGPT是现在的热词,写作者会对此产生预警吗?葛亮认为,ChatGPT取代写作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因为它有自身的逻辑,但文学写作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写作者传达的不仅是思想体系和逻辑,更重要的还是情感的诉求和表达,这部分一定是各具千秋的,葛亮说:“每个写作者的灵感迸发就在瞬间,但这种不确定性恰恰是ChatGPT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因为它的逻辑是非常稳定的,是基于精准算法的。就像齐白石先生很多年前讲过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目前ChatGPT做到的实际上是‘似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