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更多社会力量参与 塑造公共文化“服务IP”

2021年11月11日08: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设施建得很好,来的人却不多;活动办得挺勤,满意度却不高;场馆面积够大,运营情况却不理想……在基层文化馆(站)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这样的情况以往并不少见。为激活阵地服务效能,不少地区引入社会力量,通过革新政府购买方式、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方式、更新管理协作机制,打造出一批“服务IP”,获得群众一致好评,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升级运营理念 开展全流程制度设计

  “能不能只在工作日办活动?”“能不能跟我们要完成的普法宣传等工作结合起来?”曾经,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一度让位于行政工作,变成了规定动作,甚至成了附属品。如今,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这种尴尬局面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文艺生活地标”“文艺网红打卡点”“文化生活高地”等服务新形象。

  针对街道、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足等短板问题,石景山区引入专业社会力量进行运营,这条路行得通的秘诀在于,建立起一套“选、管、用、培”制度,进行全流程制度设计。

  遴选合适的社会化运营主体是基础。石景山区优化了相关流程,形成由街道统一采购、落实街道主体责任的模式,建立了运营主体质量评标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按文化设施每1000平方米80万元予以长效保障,并进一步明确了招标指标准入条件、服务规范运营标准、合同模板退出条款,在事前环节有效指导购买主体开展好运营服务采购。

  为避免多主体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不清晰,石景山划定职责: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和文化馆负责统筹实施,各街道办事处进行日常监管,区属相关部门系统管理;健全了绩效管理机制,确保各方扮演好各自角色,采用大数据智慧监管加线下日常监测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监测,综合开展活动、服务人次、场馆预约等业务数据以及服务态度、群众反馈的评价指标,形成绩效指数排名,实现绩效挂钩,引导分馆运营主体优胜劣汰、有序竞争。

  运营得好不好,用事实、数据说话,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参与度、满意度一目了然。在人群覆盖、错时开放、服务创新、宣传推广等多维度建设管理等方面,运营团队以人为本,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石景山区还要求辖区文化单位与中小学建立联系,大手牵小手,让年青一代从小就认知文化服务、参与文化建设。

  为不断提升运营主体水平,石景山区在培育工作上下了一番功夫。“我们开展政策宣讲,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业有序参与运营服务。将运营主体员工纳入文化馆干部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团队宣传竞赛活动,提高业务水平。”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9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已全面实现社会化运营,每周开放时间均超过70个小时,服务覆盖全年龄层,在家门口看顶级演出成了常态,活动票常常“秒光”。机制创新为石景山区的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

  及时掌握群众喜好 做需求的创造者

  每个周末,在浙江省台州市市民广场,总有一场专业舞台文艺演出。歌舞声乐等业务团队在此一展风采,每场演出享受政府补贴1万元至2万元。不久前,这里举办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主题活动,服务供给结合社会热点,很快吸引了群众的热情参与。像这样的文化活动还在文创园区、民营书店、大型综合体、文旅景区和网红打卡点上演,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这正是台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服务建设成绩的一角。

  早在2008年,台州市文化馆就敏锐发觉群众对于学习艺术技能、接受艺术熏陶、提高艺术素养、实现艺术梦想的愿望十分强烈。“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着力探索公益免费培训,一开始只有馆里的6位业务干部参与……”台州市文化馆副馆长苏怡向记者介绍了“文化超市”这一典型成果的发展历程。

  从培训阵地由文化馆“单一阵地”向培训机构“社会阵地”拓展,培训师资从文化馆体制内人员拓展到培训机构,台州市文化馆引入社会力量,通过招募和考核,与市区范围内的多家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统一向市民提供免费的艺术培训。2017年9月,台州首个公益文化服务地方标准《“文化超市”公益艺术培训服务规范》发布,从机构资质、制度建设、服务流程、课程设置、数字服务等方面予以指导,以规范化的方式将服务供给升级为模式输出。

  今年,“文化超市”又进行了一轮服务迭代,迎上“双减”政策之后文化艺术培训需求上升的趋势,台州市以文化馆为主体,按照具有社会考级资质、开设社会考级课程的标准,与新合作的6家联盟单位(机构)签约并授牌,发挥社会培育机构在社会艺术水平专业考级、师资资源、活动经验、社会影响力及承办力量等方面的优势,探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公益行动。

  在不断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方式的同时,台州市文化馆还着力培育艺术普及推广队伍,打造包括艺术文化大使、乡村文化大使、文化特派员在内的多方融合的专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激活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全民艺术普及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希望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团队、人才搭台,为民间文艺能人搭台,为合作伙伴搭台,为各类社会力量和社会主体搭台,让他们在舞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苏怡表示。

  抓住主要矛盾 对点解决问题

  政府有文化自觉和强力保障,文化机构有搭建平台、培育人才的方式,各类社会主体有积极性,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才能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在山东省的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这样的良性互动是从直面痛点开始的。“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专业人才缺乏、场地设施有限、专业门类不全和培训时间不适应等问题,我们打造了‘益佳艺’公益培训联动工程。”该中心科长陈彤说。

  “益佳艺”公益培训联动工程实施以来,潍坊一方面开展基层调研,深入了解群众文化需求,一方面招募联盟单位,通过招募签约、辅导培训、成果检验、动态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加入社会公益事业共同联动,建立了由专业人才组成的公益培训师资力量储备库,丰富了培训菜单,同时借助节会、展会等平台,提升“益佳艺”影响力,发挥“益佳艺”的最大社会效益。自项目启动以来,共开设20多个艺术门类的45期公益培训班,培训学员3000余人,直接增加培训教室面积近1万平方米,增加优质培训师资近百名,公益课学员比在传统模式下增加300%。

  在陈彤看来,群众满意度始终是评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依据,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运作互惠合作共赢模式则是提升效能的有效方式,“益佳艺”通过“1+1”“线上+线下”,不断扩大服务主客体,重构供需关系,从而将运营管理内化成为服务势能。

  以“政府+社会”“常态+特色”“标准+绩效”为关键词,基层文化服务创新正汇聚成一股新的发展势头,带给广大群众更多美好的体验。

编辑:刘晓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