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新时代北京,如何“书”写?

2021年10月22日07:4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为文化名城,北京为一代代作家提供创作灵感,吸引无数作家驻足创作。这座城市从未停下文化发展的脚步。

  时代变了,城市变了,老百姓的口味变了,作家们又将如何在当下书写北京?而今年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的主题便是“新时代、新文学、新使命”,众多作家就此进行探讨,讲述他们当下的尝试与努力。

  北京发展的脚步快了,而让作家们庆幸的是,他们和他们的文学,并没有掉队。

  行走篇

  走进新北京,采集新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来都是互相促进的,熟悉的城市正发生着崭新的变化,需要书写者用行走丈量,用文字记录。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北京出版集团多次组织作家采风与观察,为作家的新时代北京书写提供新灵感。

  其中,由十月文学院、《十月》杂志和西城区文旅局共同主办的“十月作家西城主题采风”活动别具特色,让作家从多个角度近距离感受到首都北京的新发展、新生活、新变化。活动中,邱华栋、刘庆邦等十余位重量级作家参与,共同参观了反映西城区经济新发展、文化新生活和老工业区新变化的金融街、北京坊、天宁1号文化园区,进行文学采风,西城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和变化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动力。

  作家们第一站来到位于北京银行大厦28层的观景台眺望金融街的发展,并参观了北京银行行史展。在北京银行大厦28层观景台,可以眺望整个人文北京风貌建设,从故宫北海、到胡同四合院,延伸到朝阳的中国尊、海淀的中关村,首都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尽收眼底。

  城市地理人文能激发特别多的创作灵感。近期,作家邱华栋以北京为书写对象,完成的城市人文作品《北京传》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邱华栋告诉记者,在创作时,他特别注意用今天的眼光重新看待历史,寻找历史中人物的声音,并时刻感受着生活在其中的这座城市的变化。

  下一站,作家们来到了位于中轴线和长安街交接处的北京坊,参观了劝业场、Pageone书店和Wework联合办公地。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岑运东介绍说,北京坊是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之一,有了文化赋能和科技赋能之后发展很快,自2017年开业之后,收入连续两年翻两番。附近的居民虽然住在旧街区,但过上和现代文化科技相关的“中国式新生活”。北京坊工作人员王文英为作家们介绍了北京坊的整体规划,“劝业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坊的文化艺术中心,经常组织一些展览、演艺发布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也欢迎作家们来到北京坊这个空间进行创作。”

  在Pageone书店前门店,许多作家找到了自己的新作。孟小书是80后北京作家,最近她的小说《业余玩家》出版,以北京热爱音乐的摇滚青年为主题,鼓楼一代的文艺生活成为她笔下的故事发生地。“我是北京人,小的时候在海淀,现在住朝阳,以前很少来劝业场这边儿,有机会来这里,看到科技与文化在这里融合在一起,拓宽了生活半径,给创作提供很多生动素材。”孟小书说。

  西城行的最后一站,作家们来到了位于天宁寺附近的天宁1号文化园区,参观了新华网新媒体创意工场、欧林乌托邦艺术空间、原北京第二热电厂的老旧厂房等园区项目。曾经的旧厂房变成聚集创意的文化园区,也是另一种“旧貌换新颜”。此行中,生于北京的作家石一枫也去到很多惊喜之地。“看到北京生活上的新变化和生活里的新气息,我觉得特别好。北京和在这座城市的人的生活是千变万化之中的,不能只是坐在书斋里,写自己的小世界,一定要看到外面大世界的变化。”石一枫的作品与生活一直很关注故乡北京的新故事,“找出生活里的新线索来写东西,对作家来说特别重要。”石一枫告诉记者。

  思辨篇

  作家对话活动频频,探讨时代与文学写作

  读者口味变了,作家应该怎么创作

  “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这一主题是近年来许多作家思考的命题。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核心活动“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两届十月签约作家对话”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举办。作家们在“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的主题下,围绕“新生活新文学”“生活对写作的本质影响”“文学写作和大众生活的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新时代和写作的关系

  本质是生活对写作的影响

  “当今时代,观众的口味、读者的口味都在变,在这种情况下,作家应该怎么创作?”作家刘庆邦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作家需要保持创作的定力,要尊重自己的天性,要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出发。一个作家的写作离不开生活,从实的地方出发,才能到达一种虚的、抽象的境地,这是创作的一个根本规律。”

  作家宁肯一直关注北京纪实作品的书写,近年来,宁肯创作的《中关村笔记》《三个三重奏》《北京:城与年》等作品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关于如何面对新时代的写作,宁肯认为非虚构作品在呈现时代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和写作的关系,可以还原为生活对写作本质的影响。非虚构和生活之间有特别直接的关系,可以直接反映新时代的各种变化。”

  作家关仁山近期正在创作三卷本《雄安雄安》,谈及书写《雄安雄安》,关仁山表示,雄安是一座探索的城市,是未来试验田,“书写这一作品,不说给历史留下什么,起码是用文字细节记录下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奋斗的。”

  大运河的启示:“通”则新,“新”则诗

  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期间,“南北运河诗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北运河畔举行,活动邀请京杭诗人考察参观北运河及其沿线历史文脉并以运河与文化为题展开诗歌创作。长期生活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的30余位知名诗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运河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交通、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运河也把文化的沟通与诗意代入到我们的文化世界。”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江河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非常看重运河带来的“通”的意涵,“与运河有关的交通、沟通与四通八达,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今天,运河文化带的诗意让我们相聚在通州的京杭大运河书院。我想,诗歌和河流一样,都是与人心灵世界息息相关的潜流,这种源远流长的存在,会将我们与现在、过去和未来连接在一起。”

  本次活动通过两地诗人、作家走访、采风、交流,深度关注和挖掘大运河文化的传统和新时代的人文内涵。过去几年,杭州大运河舒羽咖啡馆主理人舒羽在杭州举办多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此次参与到“南北运河诗会”,与老朋友们相聚,她感到非常开心。

  书生·书声

  北京文化的包容性

  成就了文学独有的平民精神

  新时代书写北京的作品,要考验作家能不能塑造出这个时代的新人形象,能不能写出这个时代的精气神,表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作家带着这种激情书写一个城市的变化,会发现很多细节,也能收获很多感动。

  ——“面向新时代的文学写作”论坛中,作家关仁山如是说。

  时代的变化,让作家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出完全不同的文学果实。新一代的小说家,书写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速度感和地方感,中关村就是整个世界最耀眼的地方,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欣欣向荣,青年以跑步的速度进入时代,徐则臣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切入勾勒了属于北京西郊青年的生存,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城市的高楼大厦。

  ——徐则臣经典小说集《跑步穿过中关村》《如果大雪封门》修订再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如是说。

  对话篇

  老北京底蕴+国际化视野

  造就新时代北京故事

  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就北京文学的走向,韩敬群表达了他的观点。

  北青报:近些年,您观察到北京故事写作的哪些新变化?

  韩敬群:以前作家写北京故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京味儿文学”,背景放在那个时代的北京,地理坐标多为胡同、大院,人物多为老北京土著,语言也有明显的北京方言特色。而现在,时代飞速发展,北京这座城市也日新月异、焕然一新。如今,北京成为了国际化一线大都市,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也与之前的“老北京故事”有了明显的不同,这当然也体现在了作家的创作中。现在作家写北京,不仅关注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地标、语言、人物,更把注意力放在了身为国际化都市的北京的包容性、城市特性、现代性上。老北京的底蕴+国际化的视野,造就了新时代的北京故事。

  北青报:您观察到青年作家写北京有什么新风向?

  韩敬群:北京文学从最开始的老舍,到后来的“新京味儿文学”开创者王朔,再到现在的石一枫等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特性。现在,比较成熟的青年作家写北京,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北京土著作家写北京,比如石一枫、孟小书等作家;一类是新北京人写北京,比如徐则臣、付秀莹等作家。第一类作家,多以主观视角书写北京故事,仍带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却也有了明显的现代特性。而第二类作家写北京,多是写北漂来北京奋斗的故事,别有一番风味,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我认为,接下来,“新北京人”作家写的北京故事会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体系,这也符合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而我也看到,现在一些90后作家,已模糊了北京的民俗概念,只把北京当做一座大都市来写,这也许将形成新的城市文学系统。

  北青报:从出版角度,北京文学如何做出新亮点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韩敬群:现在的非虚构文学很火,有很多公众号都在发表这类文章,旨在让读者看到城市中每一个角落的生活。从出版角度来看,书写北京文学故事仍应该紧贴现实。现在的现实与以前的现实不一样了,现在的现实故事,需要更多的眼睛去观察。作家写北京故事,要保持真诚,挖掘真实,才能吸引更多年轻读者。

  北青报:新时代北京的故事,你们期待与怎样的新作品相遇?

  韩敬群:作为出版者,我们一直特别关注文学如何体现这个时代的故事。新时代北京的故事,如何落实到作家笔下,落实到虚构作品中,其实是特别重要的话题。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现实生活中涌现了很多生动蓬勃的人物故事,我们特别期待看到鲜活的时代和城市故事。相信有很多作家尽心尽力地书写这样的故事,让新的文学、新的人物阐释新的时代使命。作为出版者,挖掘、寻找到这样的好作品,我们责无旁贷。本版文/本报记者张知依

  统筹/满羿

编辑:刘晓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