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女红军剪被子,留半条给乡亲御寒

2021年04月15日07:22

来源:顶端新闻·大河报

湖南省彬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

  □顶端新闻·大河报特派记者孙煊哲吴国强文孙煊哲摄影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湖南省彬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老人徐解秀曾经这样评价共产党人。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4月13日,“90后90天徒步长征路”徒步团来到了长征路上著名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

  【半条被子】3位女红军曾住过我家

  前有滁水河、背靠磐石山,沙洲村就坐落在这风景宜人的大山深处。

  上午9时许,13辆满载着游客的大巴陆续驶进沙洲村,停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门前,而游客的私家车辆在保安的指引下停到了陈列馆的地下停车场内。

  走过陈列馆旁的开赴桥就进入到了沙洲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依山而建的村落,村子的入口处竖立着一块“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牌子,村子内的房屋大多都是三层小楼,青瓦、白墙,屋角凸起的马头墙以及雕花的窗户充满了地域特色。

  村内的巷道大多还保留着以前的样子,铺着青石板、鹅卵石,两旁的民舍也变成了一间间的商铺,有餐馆、民宿、特产店、文创店。位于村子中心的“半条被子”纪念广场则是人流如梭,讲解员在广场上的“半条被子”雕塑旁给前来的游客讲解长征红军在沙洲村发生的故事。

  记者来到村里的“半条被子”主人公徐解秀家的祖宅。在两层砖木结构的老宅里,至今保存着80多年前她和3位女红军一起睡过的木床,床上只有单薄的草席。徐解秀老人已逝世多年,她的儿子朱中雄,今年虽然已经84岁,但思路清晰,每天都会来到这里“守着”,还不时地担任义务讲解员。

  “红军长征时路过我们村子,有3位女红军曾经在我家住了6个晚上。”朱中雄说,“当年家里很穷,红军在村子里休整,3位女红军借宿在家里,看到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后,女红军便拿出被子,和我的母亲、1岁的哥哥共盖一床被子挤在这张床上。”

  朱中雄说,后来红军临走时,女红军坚持要把被子留给母亲,但是她老人家不肯要,推来推去的过程中,女红军拿出剪刀直接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了母亲。

  【红色旅游】沙洲村第一家土菜馆

  “长征路上有名的‘半条被子的故事’,给我们原本贫穷落后的沙洲村带来了发展机遇。”今年44岁的朱向群是沙洲瑶族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徐解秀老人的曾孙。他介绍,2017年汝城县开始围绕着红军长征时发生的故事在村子里打造红色旅游。

  村里纪念广场的两侧一字排列着各种小摊,今年38岁的何美玉正在自家摊位前卖饮料。矿泉水2元、可乐3元、王老吉5元……价格很是公道。

  “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门口卖点东西。”何美玉说,十多年前她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因为治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成了当地的贫困户,全家人就靠着几亩地的收成艰难度日。

  2017年沙洲瑶族村开始发展旅游,何美玉便开始在广场旁摆摊卖自己地里种的水果以及腌制的泡菜,就这样何美玉的小摊慢慢发展,现如今何美玉的小摊已经发展成了小卖铺的规模,还专门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用来进货。

  当说起这个摊位一年能挣多少钱时?何美玉笑着说,这个还真没有算过,孩子上学不收费,老公也在村子里上班有工资,家里的生活反正是要比以前好很多了。

  “家里的房间多,自己也住不了,空余的房间就腾出来让游客住了。”58岁的罗小英在村子里有一个小摊位还有民宿。

  罗小英说,她家里的房子有5个卧室,两个女儿也已经嫁人,平时家里就她跟老伴俩人,借着村子里发展旅游,就把家里剩余的4间卧室收拾出来接待游客。

  “除了民宿的收入,摊位在游客多的时候,最多一天能收入400多元哩。”罗小英说,以前她家也是村子里的贫困户,生活艰难,现如今老公在村子里上班管着村里的保洁,一年光工资就2万多元,加上民宿跟摊位的收入一年很轻松能挣6万多元,每年村里还有一千多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

  朱小红是徐解秀老人的孙子,2014年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2015年收入超过8000元,成功脱贫。

  2017年村里要建景区,朱小红和爱人参加了免费厨师培训,当年10月1日他在沙洲村开了第一家土菜馆,第一个月就挣了1万元。“真没想到,我靠这一把勺子就能挣这么多,当年3位女红军给我们送了半条被子,如今共产党给我们带来幸福日子。”朱小红说,“2020年家里纯收入超过1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9月份,万博体育下载总书记来我家嘱咐我们要把‘半条被子’精神传承下去,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勉励,我们一定好好干,靠双手向着更美好的生活奋斗。”

  村里发生的变化,也吸引着本村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今年29岁的村民朱宏辉在外打工七八年,看到老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去年他就回家开了一家奶茶店。“你看我现在多好,不仅可以守着家人,还能看店挣钱,这小店一年能挣7万多呢。”朱宏辉向同村的伙伴朱群伟介绍称。原来,朱群伟看到朱宏辉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也心生念头准备回村开一家小吃店。

  现如今的沙洲瑶族村变身成一个红色旅游景区,并于2019年底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60万人次,是有名的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沙洲人”】外地人纷纷前来开店、打工

  “发展红色旅游后,我们还吸引了外地的老板来我们村投资,他们租下村集体的房子打造酒店跟农庄,每年给村里带来近50万元的租金收益。”朱向群说,村集体有收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村里相对贫困的人进行补贴,也可以发展别的项目。

  他介绍,沙洲村盛产黄金奈李、枇杷、水晶梨,尤其是黄金奈李在湖南很有名的,但是以前的沙洲村交通不便,村里人水果丰收后,要挑着水果走山路到2公里外的乡里或者30多公里外的县城里售卖,很辛苦也挣不到多少钱。

  “现在这些水果成熟后坐在家门口就卖光了。”朱向群说,发展旅游后现在不光不用去外面卖水果了,还能批发一些外地的水果回到村子里卖,还有很多外地人在村里做生意、打工。

  90后朱晓健是其他村的,她在2017年就在这里开了一家名叫“瑶家吧”的奶茶、咖啡、小吃店。

  “除了奶茶店,预计5月份,我的小酒馆就要开张了。”朱晓健说,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这些年轻人夜晚需要一个聊天、会友的地方,再加上留宿沙洲的游客也越来越多,5月份开业也是为了能够赶上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

  朱晓健说,她以前在郴州市里开美容工作室,2017年沙洲瑶族村发展旅游产业,她听说后便在村子里租了6间房子,刚开始还两头跑,现在已经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生意上,目前已经开了茶馆、奶茶店以及一个特产店,平时除了家里人照应外还雇了2个外地人。现在,在沙洲瑶族村里经商、打工的外乡人越来越多,负责她小酒馆设计的是东北人,这个人也在这里开店做生意。

  “我觉得如今红色旅游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就到这里开店了。”闫海是黑龙江人,之前在珠海、长沙等地从事旅游产品的研发和策划,去年跟朋友来过沙洲瑶族村后感觉这里氛围不错,围绕整个村子建设的红色景区还在完善跟发展中,机会很大,索性就在去年12月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这里。

  村里还有一家布艺玩具加工作坊,十几名女工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我们都是其他村的人,到这里来上班,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呢。”其中一名女工说。

  【沙洲未来】将积极探索增收富民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短短3年多的时间,沙洲村发展民宿、农家乐、土菜馆、游乐场等32家,在村民俗广场周边常年摆设农货摊点80个,开辟了近千米长的“农特产一条街”,成为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朱向群说,沙洲瑶族村采取“旅游+扶贫”的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优水果种植,开展“人人有技能”培训,举办农家乐厨师、乡村旅游培训班等,实现35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2019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比2014年增加了8600元;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0.36万元提高到40余万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5万元。

  该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我们将继续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积极探索增收富民的新路子,使村民的人均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朱向群对未来充满信心。

编辑:谭敏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