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为孩子开启全新学习生活?

2020年12月11日15:49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家庭教育有“心法”,学校教育有“招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是学生所受教育的主要部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延伸和依靠,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大河网特联合郑州市教育局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报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营造积极、健康、共赢的家校共育氛围,引导家庭、学校、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文 牧堃 李彤 姜雨璐/视频 韩淼宇/主持)随着小学报名工作的启动,幼儿园的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作为孩子们面临的第一个转折,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呢?

8月26日,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教师陈非非和学生家长陈珺芝受邀做客大河网直播间,开启了一节关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家校育人课堂。

从幼儿园到小学有哪些不同?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们面临的第一个过渡期,谈及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点,陈非非认为,最主要体现在知识学习方面,进入小学后孩子的课程内容增加了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品德与生活、劳动等多个科目,每一科目的学习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体系。

“例如,语文的学习一年级上半个学期除了要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还要认识400个以上的汉字,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100个汉字。”陈非非表示,相应来说小学生的课堂学习要求就更多一些,老师可能更严格一些。

好的学习成果需要好的习惯养成,成为一名小学生也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行为标签。例如,上课铃声响要立刻进入教室,上课期间不能随意走动,喝水、上厕所尽量在课间10分钟的时候去做,读书写字时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等,“所以是有很多规则要去遵守的,相对来说没有幼儿园学习那么轻松了。”陈非非说。

巧妙化解升学期的不良症状

为了帮助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众意路小学在校长引领下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入学课程”,通过“小八毛”行为训练课程、《小树苗》行为评价体系帮助孩子更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

“一般来说,会有极个别的孩子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在状态,坐不住,容易走神,不会倾听,插话或不能按照老师给出的指令有相应的动作反应。”陈非非说,这些症状的出现多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不好、交往能力欠缺、缺少挫折教育。

针对这几种情况,作为老师首先是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指出孩子问题的同时要告诉他怎样做才是对的,还要及时跟家长沟通,通过家校合一的力量来帮助孩子。例如,在班级给他树立正面的榜样,让他向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学习,及时鼓励他的点滴进步,多表扬他,同时告诉孩子在学校有任何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找老师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地去引导孩子。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回想起去年自己的孩子升学,陈珺芝说:“因为我们在入小学前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专注力,孩子上小学前已经通过阅读认识汉字1000个左右,基本上能够自主阅读了。”当孩子迈入新的成长阶段,从玩中学的幼儿园到以学为主的小学,这些好的习惯也化解了升学期的焦虑。

对于家长而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规划上,拥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品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可以尝试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左右,孩子始终能保持一种运动的习惯,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同时从生活中的小事情教育孩子要诚实善良正直勇敢,并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熏陶,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阳光、乐观,能够和同学们友好地相处。

“作为家长,要信任学校、信任老师,把孩子放心地交给学校,积极配合学校和班级各项工作。”陈珺芝说,在学校第一次的家长会就积极参与竞选班级家委会,然后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在为班集体服务,平时跟老师和孩子及时沟通,和老师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握关键期 为孩子开启全新学习生活

对于孩子而言,小学一、二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抓住了这个阶段,孩子接下来的小学生活会更加顺利。

谈及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期,陈非非建议,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可能永远在鲜花和掌声中一路高歌,要培养孩子接受批评的良好心态和一定的抗压能力,家长也是如此,多关注孩子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多鼓励多帮助孩子。

其次,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要慢慢开始渗透规则意识,例如乘坐电梯、地铁时要排队,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则,购物结账时要排队,不乱扔垃圾等,

最后,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教给孩子自我管理和整理物品的能力 ,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在学校自然也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比如管理班级图书角、帮助老师收发作业、当值日生等,这样,孩子就会有成就感,也会赢得班级同学的尊重。

  相关推荐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①】孩子攀比不可怕 关键要比出真自我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②】让孩子学会感恩挫折 给予他们有智慧的爱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③】走出被误解的阴影 让孩子在阳光下成长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④】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 幸福生活需要“人际”助力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⑤】孩子为什么爱“顶牛”?应对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有妙招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⑥】中学生“沉迷网络”的那些事 家校如何携手驾驭网络这匹“野马”?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⑦】遇上学习“瓶颈期”的毒老虎怎么办?掌握妙招巧变成绩提升期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⑧】考分不理想都是“粗心”惹的祸?学会这些方法走出“粗心怪圈”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⑨】“神兽出笼”遇上“假期综合征”怎么办? 做好假期生活规划有妙招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⑩】“疫情+高考”双压之下 考生家长该怎么做?来听郑外校长赠送的七个“锦囊”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怎样为孩子上好疫情防控这堂“人生大课”?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面对中考延期 家校携手为备考生开出“心灵良方”

  ·【家校协同育人系列报道?】小升初暑假怎么过?家校携手为孩子搭起暑期“衔接桥”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