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喀什古城:续写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故事

2019年11月06日08:48

来源:光明日报

  国庆期间被人热议的喀什古城灯光秀,让选择旅游的人又多了一个来喀什的理由,灯光秀着实让古城夜里更热闹了,在每天早晨,新疆喀什古城东城门的开城仪式一结束,天南海北的游人便鱼贯式地进入这座古城。

  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雕花的房屋,民族特色浓厚的门窗花纹,还有叮叮当当的铁器敲击声,路边一群妇女飞针走线绣花帽的场景,以及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铜雕技艺……看到这些不禁让人感叹:喀什古城不仅仅保护着一座城,还保护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正是这些传统的文化,让这里处处有情感,处处有温暖。

  开门这里是景区关门这里有生活

  喀什古城景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得尔笑着对记者说:“喀什古城改造投入了70多亿元的资金,我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古城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能保护这里传统的文化。正是传统文化得到了极好地保护,古城自然而然成为国家5A级景区,古城的居民开门做生产,关门过自己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模式在全国也很少见。”

  修旧如旧,一户一设计。喀什古城改造之初确定的改造方案,让古城里的居民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当时房屋主要是为了抗震安居,所以我们只对房屋的主体构造安全性有硬性要求,对如何装修,装修成什么风格模式,我们不做硬性规定。基本都是按居民自己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甚至一户设计方案修改70多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古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风格与样式,让古城散发它独有的魅力。”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得尔说道。

  喀什古城里,沿守了上千年的传统如今似乎仍在随时光慢慢地行走着:孩童们在家门口欢快嬉戏,老人们三两结伴坐在椅凳上娓娓细语。除了琳琅满目充满民族风情的各种特色小店,不少小店里还摆满了加工设备,供游人现场体验制作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艾山江·玉素因的木制手工艺品店里,挂满了精心制作的木制手工艺品。一位年轻的妇女正坐在小桌前,用手里的烙花机加工制作一只木碗。只见她不时地变换着烙花机的机头花纹,用力在木碗上烙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来。

  已经是第三代木制手工艺传人的艾山江·玉素因介绍说,这是他一个月前刚收的徒弟。10岁开始跟父亲学习木制手工艺的艾山江·玉素说:“我已经培养了30多位徒弟了,他们许多人都开了自己的店,日子越过越好。这不,刚才就有一位徒弟拿来了他制作的木器,要在我的店里出售。我一个人生活好了不算好,大家一起好了才是好。我不怕徒弟抢我的生意,他们都是好孩子。”

  正说着,一群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艾山江·玉素因的店里。他们迅速坐在烙花机前,听艾山江·玉素因讲解怎么操作,怎么在木器上烙出花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认真努力地开始烙花了。负责体验的新疆迪丽热巴有限公司带队人员热依提·买买提沙吾提介绍说,这是他们组织的第10次孩子体验木制手工艺活动。今天来了10个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4岁,就是想通过亲自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木制手工艺制作过程,了解传统文化。

  走出艾山江·玉素因的小店,一段悠扬的旋律从空中传来。寻着音乐声,记者走进一家维吾尔乐器制作销售点,旋律来自店主麦麦提依明·阿巴拜克热手中的都塔尔。上世纪90年代麦麦提依明·阿巴拜克热曾在深圳待过五年,那里待遇很不错,但他还是回来了。麦麦提依明·阿巴拜克热的爷爷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面的所有乐器的制作者,从小便跟着爷爷耳濡目染学习了很多关于乐器的知识,回来便和弟弟开了这家维吾尔乐器制作销售店。

  “现在生意很不错,不仅在喀什,乌鲁木齐的很多乐器都是我这儿制作的,以后我会好好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麦麦提依明·阿巴拜克热说。

  游客融入古城商品走出古城

  库木达尔瓦扎路中的手工艺作坊一条街特色突出,这条街也被称作职人街,是喀什的标志性街道,这里的很多店铺都是祖传的。有维吾尔民间乐器世家、喀什最大的铜器世家以及大量的铁皮器具加工、小刀制作、传统薄木蒸笼生产、木兰旋木、棉絮翻新等作坊。

  行走在这条街上,一位花白胡子的老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他双手熟练地制作着土陶,稀泥在他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碗,一个壶。老人今年已经68岁,制作土陶已经53年,是土陶家族的第7代传人,叫吐尔逊·肉斯坦木,他经营的土陶店门上挂着“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的牌匾。古老的土陶工艺用河泥做原料,制胚、晾晒、烧制,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图纸和模板,完全依靠匠人的手感和经验。

  老人指着门口架子上放着的三只土陶碗说:“这是刚刚三位内地客人自己制作的,他们很喜欢土陶,我这里又可以进行体验。这三只碗我还要烧制,最后寄给他们。来我这里体验土陶制作的国内外游人已有2000多人了,这门技艺被认可,能传承下去,这是我最高兴的事。”

  “我把土陶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创新了许多土陶的作品,让土陶和更多元素结合起来。”祖力甫卡·阿巴拜克力是老人的徒弟,他兴奋地说。

  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喀什还有很多很多。喀什精湛的手工艺品和浓郁的西域风情,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彰显出民族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弘扬喀什灿烂而又独特的丝路文化,有力促进了喀什文化产业的提高和发展。

  今年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喀什古城景区手工艺人参展立即受到大家的好评与欢迎。木器文化四代传承人玉麦热江·玉山介绍,他们共带去铜器、乐器、木器、土陶、玉器5个非遗项目,展品有3000多件。他说:“我是第一次参加深圳文博会,没想到我们的文化产品这么受欢迎。许多人都说去过喀什古城,看到我们的产品很亲切,这让我们增强了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信心。”

  作为丝绸之路上留存的文化遗迹,位于喀什市中心200多条街巷,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不少传统民居在这里居住的历史已有上百年,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延续。

  每天来自海内外的游人熙熙攘攘,行走在古城的街道上,耳边是手工作坊里叮叮当当的响声,土织布机嗡嗡的转动声,民间艺人街头的弹唱声,令游人欢喜无比。游客观景拍照,进入店铺选购喜爱的手工艺品,甚至体验各种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成为古城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一切,无论从静态的景观来说,还是从动态的产业来看,都是对古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记者 王瑟)


编辑:魏蔚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